


相對于增量預算,下列關于零基預算的表述中錯誤的是( )。
零基預算法的優(yōu)點表現(xiàn)在:一是以零為起點編制預算(選項A),不受歷史期經(jīng)濟活動中的不合理因素影響(選項C),能夠靈活應對內外環(huán)境的變化,預算編制更貼近預算期企業(yè)經(jīng)濟活動需要;二是有助于增加預算編制透明度,有利于進行預算控制。其缺點主要體現(xiàn)在:一是預算編制工作量較大、成本較高(選項B);二是預算編制的準確性受企業(yè)管理水平和相關數(shù)據(jù)標準準確性影響較大。選項D當選。

甲公司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為10%,2024年凈利潤為4000萬元,其中非經(jīng)營凈利潤800萬元。平均資產(chǎn)總額20000萬元。下列計算結果正確的有( )。
總資產(chǎn)凈利率=4000/20000=20%,選項A正確;凈收益營運指數(shù)=(4000-800)/4000=0.8,選項B正確;經(jīng)濟增加值=稅后凈營業(yè)利潤一平均資本占用×加權平均資本成本=(4000-800)-20000*10%=1200(萬元),選項D正確。

下列資本結構理論中,認為資本結構影響企業(yè)價值的有( ?。?。
無稅的MM理論認為,不考慮企業(yè)所得稅,有無負債不改變企業(yè)的價值,企業(yè)價值不受資本結構的影響。有稅的MM理論、代理理論、權衡理論都考慮所得稅的影響,即企業(yè)的資本結構影響企業(yè)價值,選項B、C、D當選。

甲公司是一家制造業(yè)企業(yè),適用的企業(yè)所得稅稅率為25%,該公司要求的最低收益率為9%,公司擬對正在使用的一臺舊設備予以更新。有關資金時間價值系數(shù):(P/F,9%,6)=0.5963,(P/F,9%,5)=0.6499,(P/F,9%,4)=0.7084,(P/A,9%,6)=4.4859,(P/A,9%,5)=3.8897,(P/A,9%,4)=3.2397。其他資料如下表所示。
新舊設備資料 單位:萬元
項目 | 使用舊設備 | 購置新設備 |
原值 | 5000 | 6000 |
預計使用年限(年) | 8 | 6 |
已用年限(年) | 3 | 0 |
尚可使用年限(年) | 5 | 6 |
稅法殘值 | 200 | 600 |
最終報廢殘值 | 240 | 700 |
目前變現(xiàn)價值 | 3000 | 6000 |
年折舊額 | 600 | 900 |
稅前年付現(xiàn)成本 | 2500 | 2000 |
要求:
①稅后年付現(xiàn)成本=2000×(1-25%)=1500(萬元)(0.5分)
②每年折舊抵稅=900×25%=225(萬元)(0.5分)
③殘值變價收入=700(萬元)(0.5分)
①殘值凈收益納稅=(700-600)×25%=25(萬元)(0.5分)
②NCF1-5=-1500+225=-1275(萬元)(1分)
NCF6=-1275+700-25=-600(萬元)(1分)
③NPV=-6000-1275×(P/A,9%,5)-600×(P/F,9%,6)=-6000-1275×3.8897-600×0.5963=-11317.15(萬元)
年金成本=11317.15÷(P/A,9%,6)=11317.15÷4.4859=2522.83(萬元)(1分)
①目前賬面價值=5000-(5000-200)÷8×3=3200(萬元)(1分)
②目前資產(chǎn)報廢損失=3200-3000=200(萬元)(1分)
③目前資產(chǎn)報廢損失抵稅=200×25%=50(萬元)(1分)
①殘值報廢凈收益納稅=(240-200)×25%=10(萬元)(1分)
②NCF0=-3000-50=-3050(萬元)(1分)
NCF1-4=-2500×(1-25%)+600×25%=-1725(萬元)(1分)
NCF5=-1725+240-10=-1495(萬元)(1分)
③NPV=-3050-1725×(P/A,9%,4)-1495×(P/F,9%,5)=-3050-1725×3.2397-1495×0.6499=-9610.08(萬元)
年金成本=9610.08÷(P/A,9%,5)=9610.08÷3.8897=2470.65(萬元)(1分)
應選擇繼續(xù)使用舊設備(1分),因為繼續(xù)使用舊設備的年金成本2470.65萬元小于購置新設備的年金成本2522.83萬元(1分,答出“繼續(xù)使用舊設備的年金成本小于購置新設備的年金成本”即得滿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