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yè)應當將重新計量設定受益計劃凈負債或凈資產所產生的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并且在后續(xù)會計期間不允許轉回至損益。( )

甲公司原持有乙公司30%的有表決權的股份,對該項股權投資采用權益法核算。2×23年,甲公司發(fā)生的與股權投資相關的交易或事項如下:
資料一:2×23年1月1日,甲公司以銀行存款3000萬元自非關聯(lián)方處取得乙公司50%的有表決權的股份,相關手續(xù)于當日辦理完成。進一步取得股權后,甲公司能夠對乙公司實施控制。當日,甲公司原持有的乙公司30%的股權的賬面價值為900萬元(其中投資成本700萬元,損益調整200萬元),公允價值為1800萬元。甲公司與乙公司不存在關聯(lián)方關系,上述交易不屬于“一攬子”交易。
資料二:2×23年1月1日,乙公司所有者權益的賬面價值為4500萬元(其中股本2500萬元,資本公積1000萬元,盈余公積250萬元,未分配利潤750萬元),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為5000萬元,除一項管理用固定資產的公允價值高于賬面價值500萬元外,乙公司其他各項可辨認資產、負債的賬面價值與公允價值均相等。該項固定資產預計剩余使用壽命為10年,預計凈殘值為0,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
資料三:2×23年9月1日,甲公司將一批成本為100萬元的商品以150萬元的價格出售給乙公司,乙公司將該商品作為存貨核算。2×23年12月31日,該批存貨已對外出售60%。
資料四:2×23年,乙公司實現(xiàn)凈利潤1000萬元,無其他所有者權益變動事項。
其他資料:甲、乙公司均以公歷年度作為會計年度,采用相同的會計政策。不考慮增值稅、企業(yè)所得稅等相關稅費及其他因素。
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900+3000=3900(萬元)
借:長期股權投資3900
貸: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成本700
——損益調整200
銀行存款3000
合并成本=1800+3000=4800(萬元)
商譽=4800-5000×80%=800(萬元)
借:股本2500
資本公積(1000+500)1500
盈余公積250
未分配利潤750
商譽800
貸:長期股權投資4800
少數(shù)股東權益(5000×20%)1000
借:營業(yè)收入150
貸:營業(yè)成本130
存貨[(150-100)×(1-60%)]20
2×23年乙公司經(jīng)調整后的凈利潤=1000-500÷10=950(萬元)
甲公司應確認的投資收益=950×80%=760(萬元)
借:長期股權投資760
貸:投資收益760
甲公司2×23年12月31日合并資產負債表中少數(shù)股東權益的金額=(5000+950)×20%=1190(萬元)

甲公司為上市公司,2021年1月1日,甲公司向其200名高級管理人員每人授予1萬股股票期權,這些高級管理人員從2021年1月1日起在甲公司連續(xù)服務3年,即可以每股5元的價格購買1萬股甲公司股票。甲公司估計該期權在授予日的公允價值為10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共有20名高級管理人員離職。2024年1月10日,剩余的高級管理人員全部行權,甲公司向其發(fā)行180萬股普通股股票(每股面值為1元),甲公司共收到銀行存款900萬元。不考慮其他因素,下列各項關于甲公司在行權日的會計處理中,表述正確的有( )。
本題考查的知識點為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不涉及應付職工薪酬的核算,選項A不當選;行權日,股本增加180萬元,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減少額= (200-20)×1×10×3/3=1800(萬元),資本公積——股本溢價增加額=900+1800-180= 2520(萬元),選項B、C、D當選。行權日,甲公司相關會計分錄如下:
借:銀行存款900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1800
貸:股本180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2520

2023年12月31日,甲公司與非關聯(lián)方乙公司簽訂股權轉讓協(xié)議。協(xié)議約定,甲公司于2024年6月1日將其全資子公司丙公司100%的股權、全資子公司丁公司60%的股權出售給乙公司,上述股權出售后甲公司將喪失對丙公司和丁公司的控制權,但仍然能夠對丁公司施加重大影響。假定擬出售的股權均符合劃分為持有待售類別的條件。不考慮其他因素,下列各項關于甲公司2023年對上述事項會計處理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