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題考查國際重復征稅的產生與免除。
乙國抵免限額=(100+200+300)×50%×[200÷(100+200+300)]=100(萬元)。
在乙國實際納稅=200×40%=80(萬元),小于抵免限額,允許抵免80萬元。
來自乙國的所得回甲國應補繳稅額=100-80=20(萬元)。
丙國抵免限額=(100+200+300)×50%×[300÷(100+200+300)]=150(萬元)。
在丙國實際納稅=300×60%=180(萬元),大于抵免限額,允許抵免150萬元,回甲國不用補稅。
在分國抵免限額法下,甲國應對該居民所得征收所得稅=100×50%+20=70(萬元)。
因此,本題正確答案為選項C。

本題考查銷項稅額的檢查。
企業(yè)將自產、委托加工或購買的貨物無償贈送他人,要視同銷售貨物計算增值稅銷項稅額,其納稅義務及開具增值稅專用發(fā)票的時間為貨物移送的當天。
所以,本題正確的賬務處理如下:
借:營業(yè)外支出 73 000
貸:庫存商品 60 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13 000
因此,本題正確答案為選項C。

本題考查環(huán)境保護稅。
對于企事業(yè)單位和其他生產經(jīng)營者而言,向依法設立的污水集中處理、生活垃圾集中處理場所排放應稅污染物的:在符合國家和地方環(huán)境保護標準的設施、場所儲存或者處置固體廢物的,不屬于直接向環(huán)境排放污染物,不繳納相應污染物的環(huán)境保護稅。
因此,本題正確答案為選項ABE。

本題考查貨幣政策概述。
貨幣政策工具是一國貨幣當局執(zhí)行貨幣政策時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按其性質可分為一般性政策工具、選擇性政策工具、直接信用控制和間接信用指導。一般性政策工具是中央銀行運用最多的傳統(tǒng)工具,具體包括法定存款準備金率【選項A】、再貼現(xiàn)率【選項C】和公開市場業(yè)務【選項E】。
因此,本題正確答案為選項ACE。

本題考查社會保障支出。
城鎮(zhèn)企業(yè)職工基本養(yǎng)老保險中個人賬戶的規(guī)模統(tǒng)一為個人繳費工資的8%,全部由個人繳費形成,單位繳費不再劃入個人賬戶。其中,繳費工資,也稱為繳費工資基數(shù),一般為職工個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有條件的地區(qū)也允許以個人上月工資收入為個人繳費工資基數(shù))。月平均工資按照國家統(tǒng)計局規(guī)定列入工資總額統(tǒng)計的項目計算,包括工資【選項A】、獎金【選項E】、津貼【選項C】、補貼等收入,不包括用人單位承擔或者支付給員工的社會保險費、勞動保護費、福利費、用人單位與員工解除勞動關系時支付的一次性補償以及計劃生育費用等其他不屬于工資的費用。
因此,本題正確答案為選項ACE。

本題考查政府預算模式。
最早實行復式預算的國家是丹麥、瑞典,后來英國、法國、印度等國陸續(xù)采用。
因此,本題正確答案為選項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