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選項A,屬于非流動資產;選項C,屬于非流動負債。

下列各項中,屬于企業(yè)留存收益的有( )。
留存收益包括盈余公積(選項AB)和未分配利潤(選項C);選項D屬于資本公積。

下列資產計提減值準備后,以后會計期間可以轉回的是( )。
選項AB,均屬于固定資產,固定資產減值損失一經確認,以后會計期間不得轉回;選項C,屬于無形資產,無形資產減值損失一經確認,以后會計期間不得轉回。

某企業(yè)通過銀行貼現銀行承兌匯票,符合終止確認條件的,發(fā)生的貼現息應計入( )。
符合終止確認條件的票據貼現,發(fā)生的貼現息應計入財務費用。

某企業(yè)采用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計算發(fā)出材料成本,期初結余甲材料300千克,單價8元;15日購入甲材料200千克,單價10元;20日發(fā)出350千克。不考慮其他因素,該企業(yè)期末結存甲材料的實際成本為( )元。
甲材料平均單位成本=[月初庫存存貨的實際成本+∑(本月各批進貨的實際單位成本×本月各批進貨的數量)]/(月初庫存存貨數量+本月各批進貨數量之和)=(300×8+200×10)÷(300+200)=8.8(元),則該企業(yè)期末結存甲材料的實際成本=(300+200-350)×8.8=1 320(元)。

甲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3%,銷售商品及材料業(yè)務均屬于在某一時點履行的履約義務,確認收入的同時結轉成本。2024年8月份甲公司發(fā)生的有關經濟業(yè)務如下:
(1)8月1日,甲公司向乙公司銷售一批W商品,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注明的價款為300萬元,增值稅稅額為39萬元;用銀行存款代墊運費3萬元,取得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注明的增值稅稅額為0.27萬元。全部款項尚未收到,銷售商品符合收入確認條件,該批商品的成本為240萬元。
(2)8月5日,甲公司向丙公司銷售一批原材料,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注明的價款為100萬元,增值稅稅額為13萬元,全部款項已存入銀行。該批材料已于當日發(fā)出,丙公司已驗收入庫。該批原材料的成本為85萬元。
(3)8月15日,因商品質量出現問題,甲公司同意退貨,乙公司退回10%本月1日購入的W商品。甲公司于當日收到退回的W商品,并向乙公司開具了增值稅專用發(fā)票(紅字)。
(4)8月31日,甲公司與丁公司簽訂委托代銷合同,甲公司委托丁公司銷售W商品1 000件,W商品于當日發(fā)出,每件成本為0.2萬元,每件商品售價為0.25萬元。
要求:根據上述資料,不考慮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題。(答案中的金額單位用萬元表示)
甲公司銷售商品會計處理如下:
確認收入:
借:應收賬款——乙公司 342.27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 3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39
銀行存款 3.27(3+0.27)
結轉成本:
借:主營業(yè)務成本 240
貸:庫存商品 240
甲公司銷售材料的會計處理如下:
確認收入:
借:銀行存款 113
貸:其他業(yè)務收入 1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13
結轉成本:
借:其他業(yè)務成本 85
貸:原材料 85
甲公司銷售商品退回的會計處理如下:
借:主營業(yè)務收入 30(300×1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3.9(300×10%×13%)
貸:應收賬款——乙公司 33.9
借:庫存商品 24(240×10%)
貸:主營業(yè)務成本 24
甲公司采用委托代銷方式銷售商品,將W商品發(fā)出時不應確認收入,而應在收到代銷清單時確認收入。甲公司發(fā)出商品會計處理如下:
借:發(fā)出商品 200(1 000×0.2)
貸:庫存商品 200
甲公司2024年8月份利潤表“營業(yè)收入”項目填列的金額=主營業(yè)務收入+其他業(yè)務收入=300(資料1)+100(資料2)-30(資料3)=370(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