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析:購入設備時的賬務處理:
借:固定資產 3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39
貸:銀行存款 339
年折舊率=2÷5×100%=40%,雙倍余額遞減法,開始計提折舊時不考慮殘值。
2021年計提折舊額=300×40%÷12×2=20(萬元)。

庫存股屬于所有者權益?zhèn)涞挚颇浚刭徆善笔顾姓邫嘁鏈p少、資產減少。注銷股票時,股本按面值總額減少。會計分錄如下:
(1)回購股票時:
借:庫存股 1 350(1 500×0.9)
貸:銀行存款 1 350
(2)注銷股票時:
借:股本 1 500
貸:庫存股 1 350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150

下列各項中,不符合會計信息質量要求的是( )。
選項A,體現(xiàn)的是可比性要求;選項B,體現(xiàn)的是實質重于形式要求;選項C,體現(xiàn)的是可靠性要求;選項D,是會計核算基礎,不屬于反映會計信息質量的要求。

甲公司提供施工服務,屬于在某一時段內履行的履約義務,為取得施工合同發(fā)生的合同取得成本按照履約進度進行攤銷。2021年7月至12月,發(fā)生的有關經濟業(yè)務如下:
(1)2021年7月1日,通過競標取得一項為期兩年的施工合同, 合同總價款為1 000萬元,施工費每半年支付250萬元,為取得該合同,2021年7月甲公司以銀行存款支付投標費2萬元,投標人員差旅費1萬元,銷售人員傭金6萬元,預期這些支出未來均能收回。
(2)截止到2021年12月31日,為該項合同累計發(fā)生施工成本120萬元,預計還將發(fā)生施工成本480萬元,甲公司按照實際發(fā)生的成本占預計總成本的比例確定履約進度。
(3)2021年12月31日,甲公司按照合同約定收到施工費250萬元。
要求:根據(jù)上述資料不考慮相關稅費等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問題。(答案中的金額單位用萬元表示)
合同取得成本是指企業(yè)為取得合同發(fā)生的預期能夠收回的增量成本,選項A正確;增量成本是指企業(yè)不取得合同就不會發(fā)生的成本,也就是企業(yè)發(fā)生的與合同直接相關,但又不是所簽訂合同的對象或內容本身所直接發(fā)生的費用,選項D不正確;企業(yè)發(fā)生合同取得成本應借記“合同取得成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選項B不正確,選項C正確。
企業(yè)為取得合同發(fā)生的、除預期能夠收回的增量成本之外的其他支出,如無論是否取得合同均會發(fā)生的差旅費、投標費等相關費用,應當在發(fā)生時計入當期損益,除非這些支出明確由客戶承擔。投標費2萬元和投標人員差旅費1萬元均通過“管理費用”核算,因訂立該合同使期間費用增加3萬元;所以選項A正確,選項BC錯誤;銷售人員傭金6萬元屬于預期未來能夠收回的增量成本,應作為合同取得成本確認為一項資產,所以選項D正確。
合同履約進度=120÷(120+480)×100%=20%;主營業(yè)務收入=1 000×20%=200(萬元);主營業(yè)務成本=120(萬元);合同負債=250-200=50(萬元)。會計分錄如下:
借:銀行存款 250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 200
合同負債 50
借:主營業(yè)務成本 120
貸:合同履約成本 120
甲公司應編制如下會計分錄:
借:銷售費用 1.2(6×20%)
貸:合同取得成本 1.2
對2021年利潤表中“營業(yè)利潤”項目影響的金額=-2-1-1.2+200-120=75.8(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