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選項A,行政機關主動舉行聽證,是依職權舉行聽證,相對人申請舉行聽證,是依申請舉行聽證。
選項B,根據(jù)《行政許可法》規(guī)定,聽證應當公開舉行,并且審查許可申請的工作人員不得擔任聽證主持人。
選項C,申請人、利害關系人提出聽證的期限是在被告知聽證權利之日起5日內。
選項D,行政機關應當根據(jù)聽證筆錄,作出行政許可決定。
選項E,行政機關應當在舉行聽證“7日前”通知申請人或利害關系人有關聽證的時間、地點,必要時予以公告。

根據(jù)《行政許可法》規(guī)定,下列選項中,應當予以公告的事項有( ?。?。
選項A,行政機關作出準予行政許可的決定,應當公開,公眾有查閱權。
選項B,稅務機關應當將稅務行政許可的事項、依據(jù)、條件、數(shù)量、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錄、申請書示范文本和服務指南等在辦稅服務廳或者其他辦公場所以及稅務機關門戶網站予以公示。
選項C,行政機關在其法定職權范圍內,依照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的規(guī)定,可以委托其他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委托機關應當將受委托行政機關和受委托實施行政許可的內容予以公告。
選項D,行政機關應當在舉行聽證“7日前”通知申請人或利害關系人有關聽證的時間、地點,必要時予以公告。
選項E,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規(guī)定實施行政許可應當聽證的事項,或者行政機關認為需要聽證的其他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許可事項,行政機關應當向社會公告,并舉行聽證。

下列關于行政許可實施程序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
選項A,申請人要求行政機關對公示內容予以說明、解釋的,行政機關“應當”說明、解釋并提供準確、可靠的信息。
選項B,行政機關應當對申請人提交的申請材料進行審查。審查包括形式審查和實質審查。
選項C,申請事項依法不屬于本行政機關職權范圍的,應當即時作出“不予受理”的決定,并告知申請人向有關行政機關申請。


根據(jù)行政許可法的規(guī)定,下列有關行政許可的審查和決定的說法正確的是( ?。?
(1)全國立法有可能地方有效,地方立法只能是地方有效;所以選項A錯誤。
(2)行政機關作出準予行政許可決定和不予行政許可決定,均應采用書面形式。行政許可是要式行為,不管許可不許可,都必須采用書面形式,作出書面決定;所以選項B正確。
(3)對行政許可申請人提交的申請材料進行書面審查,沒有規(guī)定必須是兩個以上工作人員進行,看材料一個人進行就夠了;所以選項C錯誤。
(4)許可證件是一種可能性,不是必然的,如果需要才頒發(fā);所以選項D錯誤。

下列關于稅務機關聽證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規(guī)定實施行政許可應當聽證的事項以及行政機關認為需要聽證的其他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許可事項,行政機關可以主動組織聽證。因此,選項A錯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