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銷權行使期限是1年還是5年?撤銷權過了怎么處理
撤銷權,是指當事人依照自己的意思變更或者消滅合同效力的權利。大家在今后工作當中,可能會涉及到這方面的知識點。那么,大家是否清楚,撤銷權行使期限是1年還是5年?撤銷權過了怎么處理?接下來,之了君給大家具體解讀一下。
一、撤銷權行使期限是1年還是5年?
根據(jù)《民法典》第541條,撤銷權的行使期限分為一般除斥期間和最長保護期,二者不可混淆:
(一)一般除斥期間:1年
1.起算點:自撤銷權人知道或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計算。
“應當知道”的認定:指根據(jù)一般理性人標準,權利人基于客觀事實可推斷出撤銷事由的存在(如合同欺詐行為被媒體曝光、債務人財產(chǎn)轉(zhuǎn)讓行為已辦理登記等)。
2.適用場景:
合同保全中的債權人撤銷權:例如,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低價轉(zhuǎn)讓財產(chǎn)(低于市場價格70%,《民法典》第539條),債權人知情后1年內(nèi)可請求法院撤銷。
可撤銷民事法律行為:如因欺詐、脅迫、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應在知情后1年內(nèi)主張撤銷。
(二)最長保護期:5年
1.起算點:自債務人的行為發(fā)生之日起計算,與撤銷權人是否知情無關。
2.法律效力:若行為發(fā)生已滿5年,無論撤銷權人何時知情,撤銷權均永久性消滅,不得再主張。
3.示例:甲在2020年1月以不合理低價轉(zhuǎn)讓財產(chǎn),乙作為債權人在2024年12月才知情,其仍可在2025年1月前(知情后1年內(nèi))行使撤銷權;但若乙在2025年2月后才知情,因行為已超過5年,撤銷權直接消滅。
二、撤銷權過了怎么處理?
撤銷權,它可是有著特定的除斥期間。一旦過了這個期限,一般來說,這撤銷權就會消失,法律也就不會再對它進行保護。這除斥期間,那可是法定的,不會變的,既不能中途停止,也不能中斷,更不能延長。
要是過了撤銷權的期限,對方的行為就會具有法律效力,當事人可不能再靠著撤銷權去請求撤銷這個行為。不過,如果出現(xiàn)了像不可抗力導致沒辦法行使撤銷權,那就要根據(jù)具體的情形來判斷到底能不能突破這個期限的限制,。
總結(jié),撤銷權行使期限通常是1年,撤銷權過了如何處理這方面的內(nèi)容,之了君也給大家解釋清楚了。如果說今后在實際工作業(yè)務開展的時候,遇到了類似的問題不知道如何處理的話,建議大家可以隨時到之了課堂來咨詢。